七月已至,矿大人如何度过炎炎夏日呢?空调,汽水,大西瓜?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那些适合夏天读的书。
《浮生六记》沈复
豆瓣评分8.9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随笔,它记录了作者沈复与妻子陈芸的爱情故事、闲情逸趣、坎坷变故与浪游快记。精微有趣的笔触,清新自在的氛围,纯美明莹的情愫,是炎热夏日的一记熨帖的慰藉。书题取自李白的诗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惶惶,不过百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初遇时,陈芸雅致的美便落入沈复的眼中,“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二人分别时,“正当桃李争妍之候”,沈复乘舟离开却道,“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闲来无事时,这对伉俪“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矣”。
《雅舍谈吃》梁实秋
豆瓣评分8.8
梁实秋是个极富生活气息的美食家。他爱吃,懂吃,更会写吃,他能把那简简单单的煎煮烹炸、茶米油盐写得令人口齿生津、垂涎欲滴。美食,在他这里便不只是为了果腹,它更是代表着一种坦率真诚的生活态度。喜欢的食物极尽赞美之能事,不喜欢的食物纵使再名贵,也是一筷子不沾的,用情之深好像一个孩子。夏天的夜晚,不正是需要这么点现世安稳的烟火气吗?
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
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香,以鸡汤煮的适宜,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萤火虫小巷》克里斯汀?汉娜
豆瓣评分8.3
这是一部关于爱、成长与忠诚的小说。它讲述两个女孩儿自相识、相知到相伴的故事,以及她们之间超越生死、跨越时间的友情和爱。作者以美国跨越30年的风俗画卷为背景,将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贯穿其中,使其更具历史的厚重感与情怀。萤火虫、友情、毕业、学生时代,慢慢的夏日元素。
我们都曾以为对方的生活是最好的,但是最终发现,人生总会有残缺,而这残缺,让我们完整。
人生是一段孤独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另一个我。
《查无此人》凯瑟琳?克莱斯曼?泰勒
豆瓣评分8.7
故事发生在两个情同手足的好朋友身上,他们一个身处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一个身处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短短十九封信与电报,道尽了压抑的*治局势,友情的微妙变化,人性的错综复杂。一本小书,结局精妙,夏日看罢绝无半分暑气,只留理性静默的思考。
有人这样定义人性:“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性往往是要在极端的环境里才能看出真伪。
《平如美棠》饶平如
豆瓣评分9.0
已近九旬的老人饶平如从童年与美棠的相识写起,亲手画出二人几十年的深情。一本流水账,简简单单地讲故事,不浓烈绮丽,却平淡温暖。即使面对生活的窘迫,灰头土脸,也没有改变内心的纯净与童真,以及穿过悠长岁月的爱意。
在遇到她以前我不怕死,不惧远行,也不曾忧虑悠长岁月,现在却从未如此真切的思虑起将来。
一天晚上,毛美棠突然说要吃杏花楼的马蹄小蛋糕,87岁的饶平如骑车去买。“孩子们怪我不该那么晚还出去,她那时已经糊涂了。可我总不能习惯,她叫我做的事,我竟不能依她。
《旅行的艺术》阿兰?德波顿
豆瓣评分8.3
旅行似乎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旅途中,我们好奇、思考和观察,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阿兰德波顿虽极富学识,但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夏天啊,不就是应该去远方吗?
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一种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为己有,并使它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有一种迫切的表达的欲望:“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一个人从旅行中得到多少不在于他去过多少美丽的地方,而在于他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多少美丽的故事。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加缪
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