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第30课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马太福音第1
TUhjnbcbe - 2021/7/5 4:15:00

马太福音第十五章注解

(21~39)

壹、内容纲要

二、主退到外邦人境内,治好迦南妇人的女儿和许多病人(21~31节)

三、主用七饼数鱼,餧饱四千人,零碎装满七个筐子(32~39节)

贰、逐节详解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

﹝文意注解﹞「那里」:应是指革尼撒勒地方(参十四34)。

「推罗、西顿」:位于加利利以北,腓尼基境内(即今黎巴嫩)的地中海港口市镇,乃被神咒诅之地(参赛廿三章;珥三4)。

﹝灵意注解﹞「推罗、西顿的境内」:是外邦人之地,象征远离宗教势力范围的环境。

﹝话中之光﹞主宁可离开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而退到被神咒诅之地;主宁愿向公开的罪人施恩,而不愿与秘密的罪人纠缠。

「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阿,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附得甚苦。』」

﹝文意注解﹞「有一个迦南妇人」:『迦南妇人』是被犹太人所瞧不起的『外邦人』的代名词;她是希利尼人,属叙利非尼基族(参可七26)。

「大卫的子孙」:『弥赛亚』的代名词,这个称呼只与以色列人有关(参24节)。迦南妇人称呼主为『大卫的子孙』是错误的。

﹝灵意注解﹞「迦南妇人」:代表有心接受主的外邦人。

「女儿被*附」:『女儿』是她生产的,指出于天然肉体生命的生活和行为,乃受魔*所捆绑和辖制(参约壹五19)。

「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祂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罢。』」

﹝文意注解﹞「耶稣却一言不答」:这是因为那迦南妇人错称祂为『大卫的子孙』(参22节),她站在不对的立场上来求主。

「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罢」:门徒的意思是觉得她烦扰,所以请主早早成全她,免得她不停地啰唆。

﹝话中之光﹞(一)我们祷告时若说错了话,主也会「一言不答」。

(二)主不答应我们的祷告,有祂的用意;我们若能用心学习,也能从失败的祷告中,学会属灵的功课。

「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文意注解﹞「以色列家」:就是雅各的后裔,他们是神的选民。

「迷失的羊」:以色列人原是属神的,却因偏行己路,而如羊走迷(参赛五十三6)。

主说这话的意思,乃是向迦南妇人指明,『大卫的子孙』这名称乃是专门为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的。

﹝灵意注解﹞「羊」:豫表以色列人是属于神、又蒙神所餧养照顾的;「迷失的羊」:象征以色列人离开了神的心意,迷失在一些外面的仪文、字句和作法上。

﹝话中之光﹞(一)主的话暗示蒙恩的条件在于承认自己是「迷失的羊」;凡对人生的道路充满自信、自以为是的人,很难得着主的救恩。

(二)主施恩给人,乃是根据人对祂和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那妇人来拜祂,说:『主阿,帮助我。』」

﹝文意注解﹞注意她现在只称呼主为『主阿』,表示她听懂了主话中的意思,而向那普天下『万人的救主』(提前四10)求告。

「祂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背景注解﹞古时犹太人称外邦人为『狗』,原属一种蔑视的称呼,但后来成为一种口头禅,有如中国人称白种人为『洋*子』。

﹝文意注解﹞「丢给狗吃」:『狗』字原文是指家中饲养的『小狗』,为家人的宠物,和小孩子的玩伴;这表示:(1)牠是与主人有关系的;(2)主人负餧养牠的责任;(3)不过儿女先吃,小狗后吃而已;(4)儿女吃桌上的,小狗吃桌下的。

﹝灵意注解﹞「儿女的饼」:豫表主是神儿女『生命的粮』(约六35);「儿女」:豫表犹太人,特指『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参24节);「狗」:豫表外邦人。

主耶稣在此并不是蔑视那迦南妇人,而是藉此表明祂事工的轻重与次序──祂来原是要使救恩先临到犹太人,然后才轮到外邦人。

﹝话中之光﹞(一)主耶稣来到地上,乃是那从天上降下来的『饼』,要使人因吃祂而得以存活(参约六51原文)。

(二)信徒作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参林前十四40),不可随兴之所至,喜欢作甚么就作甚么。

「妇人说:『主阿,不错;但是狗也吃牠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文意注解﹞她抓住主的话柄──『狗』,谦卑地承认她自己的身分不过是一只狗,然而又勇敢地宣称『家狗』(原文字义)是属于主人的,牠有权吃主人儿女所不要了的碎饼。

注意:主耶稣此时因犹太人的弃绝,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参21节),所以祂有如从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话中之光﹞(一)迦南妇人不因主以『狗』比喻她而见怪,反倒甘心站在狗的地位向主求恩,终于蒙到主恩(参28节)。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阻挡骄傲的人(参雅四6;彼前五5)。

(二)祷告得着答应的条件是,抓住主先前所说的话,作为『话柄』,来向祂求讨──用圣经里主说过的话来祷告,不失为好办法。

(三)信徒学习祷告,不要一开口,就向主求讨重大的事,而要先从「碎渣儿」求起。

「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罢。』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文意注解﹞「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从迦南妇人和主的对话,可看出她真是固执地认定主耶稣是她惟一的拯救;她这种态度,乃是信心的表现,因此主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

﹝灵意注解﹞迦南妇人的女儿得以脱离*附,豫表主耶稣因被犹太人弃绝,故转向外邦人,使外邦信徒得蒙救恩(参罗十一11)。

﹝话中之光﹞(一)真实的信心,乃是根据对主有正确的认识;我们认识主有多少,对祂的信心也就有多少。

(二)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可十一24);我们对主的信心有多少,就能享受主的能力有多少。

(三)谁肯自己谦卑,站在该站的地位上,就要得着主的称赞。

(四)按本节看,她的女儿是因主的话说『给你成全了罢』而好的;但按本段故事的前后经文看,乃是因她吃了主这饼的『碎渣儿』(参27节),而使她的女儿好了──吃喝享受主是使生命健全的路。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

﹝文意注解﹞「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这里仍是『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参四15),群众中可能外邦人占大多数(参31节注解)。

﹝灵意注解﹞「上山坐下」:豫表主从地上被举起来,吸引万人来归祂(参约十二32)。

「有许多人到祂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吧、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祂脚前;祂就治好了他们。」

「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吧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文意注解﹞「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神』这词表示他们并不是以色列人(参九8)。当时在加利利海四周,特别是东岸,有许多非犹太人居住的城乡。

﹝话中之光﹞归荣耀给神,意即神得着了彰显。人得着主而吃主,消极方面能除去我们生命中的软弱(病得医治);积极方面能让神从我们身上彰显出来(归荣耀给神)。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

﹝话中之光﹞(一)主饿了四十天,不为自己变饼(参四1~4);众人饿了三天,就觉得过意不去。基督耶稣的心,乃是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心(参腓二4~5)。

(二)吃主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我们必须天天吃喝享受主。

(三)人每一次来到主面前,都必得着主的供应、餧养与饱足。

(四)我们现在是在奔跑天路的途中,若不时常吃主,就会困乏疲倦(参来十二1,3)。

「门徒说:『我们在这野地,那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

﹝话中之光﹞(一)我们的眼睛若单看环境(「野地」),便会觉得缺乏,不足应付实际庞大的需要(「这许多人」)。

(二)我们信心的眼睛不是看自己,也不是看环境,乃是看主。

「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

﹝话中之光﹞(一)「你们有多少饼?」主不是用我们所没有的,乃是用我们所有的来祝福人。

(二)无论我们是多么的幼稚与贫穷,总有些东西可以献给主,供祂使用。

「祂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

﹝话中之光﹞我们得力,在乎平静安息(参赛卅15)。

「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

﹝话中之光﹞(一)饼和鱼若保守完好,就不能作众人的食物;我们若不被主「擘开」,就不能成为众人的祝福。

(二)「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我们应当立志作个传递主丰富恩典的管道;然而我们必须先从主有所领受,才有东西可以传递给别人。

「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

﹝文意注解﹞「筐子」:是用灯芯草和藤条混织而成的贮物器具,较『篮子』为大(参十四20)。

﹝灵意注解﹞「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零碎』表征恩典的余裕;『七』是今世完全的数目;『装满了七个筐子』表征主的供应绰绰有余,享受以后所剩下的,依然丰富且完全。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

﹝灵意注解﹞「共有四千」:『四』表征受造之物(参启四7);这里意指主的供应遍及一切受造之物。

「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

﹝原文字义﹞「马加丹」塔,伟大。

﹝文意注解﹞「来到马加丹的境界」:『马加丹』是加利利海西岸的一个地区,又名『大玛努他』(参可八10),确实位置不详。

叁、灵训要义

二、真信徒从主的话中享用真食物:

1.必须对基督有正确的认识:

(1)迦南妇人豫表外邦信徒(21~22节上)

(2)她来求主帮助,却错误地称主为『大卫的子孙』(22节下)

(3)她从主对祂门徒的答话,得知『大卫的子孙』是为『以色列家』的,因而改口只称『主阿』(23~25节)

2.认识主就是真食物,且认识自己的地位:

(1)她从主的话中得知主就是那『饼』(26节;约六35)

(2)又得知自己的地位,原不是『儿女』而是『狗』(26节)

3.谦卑地站住地位,因信而享用基督:

(1)承认自己原不是『儿女』,虽是『狗』却仍可吃『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27节)

(2)主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28节上)

4.吃主的结果就得着主的医治:

(1)迦南妇人的女儿得以脱离*附(28节下)

(2)加利利海边的众人也豫表外邦信徒,他们各样的疾病也得着主的医治(29~31节)

三、主自己在祂的话里作人的真食物:

1.奔跑天路需要天天吃喝享受主,才不致于路上困乏(32节)

2.『七个饼和几条小鱼』豫表我们对主生命的经历(33~34节)

3.吃喝享受主的路:

(1)安息在主的话里(35节)

(2)把我们对主生命的经历奉献归主用──主拿着(36节上)

(3)接受主的祝福与破碎──祝谢了,擘开(36节中)

(4)主的仆人乃主供应的管道──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36节下)

(5)珍惜而不蹧蹋──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37节上)

4.吃喝享受主的后果──带进教会真实的建造:

(1)教会在地上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参弗四12~13)──装满了七个筐子(37节下)

(2)教会成为那充满万有者的丰满(参弗一23原文)──『四千』代表一切受造之物(38节)

(3)教会被建造成为神的居所(参弗二21~22)──『船』豫表教会;『马加丹』字义『高大的建筑物』(39节)

一、法利赛人和他们的教训不是天父所栽种的(1~20节)

二、迦南妇人的信心是天父所栽种的(21~28节)

三、主耶稣的医治大能是天父所栽种的(29~31节)

四、主耶稣的爱心餧养是天父所栽种的(32~39节)

一、『不答』(23节)──主不回答错误的祈求

二、『不过』(24节)──主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约四34)

三、『不好』(26节)──主的事工有轻重和次序

四、『不错』(27节)──对主的话说『阿们』,信而顺服

──*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马太福音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马太福音提要」末尾处

个人笔记:

第30课笔记

(马太福音15:21-39)

壹、内容纲要

2主退外邦境内,治好迦南妇人的女儿和许多病人

3主用七饼数鱼喂饱四千人,零碎装满七个筐子。

贰、逐节详解

21节主宁愿向公开的罪人施恩,而不愿与秘密的罪人纠缠。

24节主向迦南妇人指明,“大卫的子孙”这名称是专门为神的选名的。

26节主并非蔑视迦南妇人,而是藉此表明祂事工的轻重与次序。

27节迦面妇人不因主以“狗”比喻她而见怪,反倒甘心站在狗的地位向主求恩,终于蒙到主恩。这种谦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8节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信心有多少,享受主恩就有多少。

32节人每一次来到主面前,都必得着主的供应、喂养与饱足。

34节主不是用我们所没有的,乃是用我们所拥有的来祝福人。

36节作传递主丰富恩典的管道,须先从主领受,才有东西传递别人。

37节“零碎”指恩典的余裕;“七”指完全的数目;“装满七个筐子”表示主的供应绰绰有余。

38节“四”表示受造之物,指主的供应遍及一切受造之物。

叁、灵训要义

2真信徒从主的话中享用真食物

3主自己在祂的话里作人的真食物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告知!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30课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马太福音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