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养养而不育何以为家
法庭上,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
故事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离家,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强生活。
然而生活并没有眷顾赞恩,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
——《豆瓣》
看到了上面的简介,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这次我们的推荐电影——《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面对孩子,你能否肩负起一个家的责任??真实,如纪录片般的电影
《何以为家》聚焦于黎巴嫩贫民区中的叙利亚难民群体,以难民儿童的视角展现边缘底层人民的生活。
在倒叙和插叙的不停转换中,镜头向我们娓娓叙述苦难的真相——黎巴嫩失序撕裂的社会现实背后,是被贫穷影响的儿童,因战乱分崩离析的家庭,因愚昧无知而不懂爱、不知责任的父母,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孩被父母随意买卖,男孩承担家庭重责,没有养育能力的父母依旧如机器一般不停地“造人”,重蹈悲剧的覆辙。
“我想起诉我父母,因为生了我。”镜头前男孩赞恩平静地说了这句话。
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在杂货店打工,搬煤气罐,充当一个壮劳力使用,养活家人。很小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甚至不惜用一些违法的手段。
肮脏的街头、贪婪的人群、没有希望的未来令人窒息,连妹妹萨哈尔初潮时需要卫生巾,他都只能靠偷。无能的父母最终决定将萨哈尔送给房东家做媳妇,来抵押上涨的租金。此举真正激怒了赞恩,他愤然决定离家出走。
赞恩和妹妹萨哈尔
举目无亲的他流落街头,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被好心的埃塞俄比亚女工拉希尔收留。拉希尔像照顾自己的宝宝约纳斯一样照顾着赞恩,让他度过了一段平静快乐的时光。但是拉希尔在黎巴嫩没有合法的身份,一直靠打黑工过活,贫穷的她也买不起黑市上的假身份证。有一天,走投无路的拉希尔外出筹钱时被警方拘留,再也没有回家。
女工已被拘留无法回家,而还是孩子的赞恩带着女工的孩子,他们该何去何从?
《何以为家》的原名音译是《迦百农》,那里是圣经里所说的地中海东岸的加利利,是基督传教的第一目的地。这个曾经上帝眷顾的地方,现在却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