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作品展示丨传承好家训,颂扬好家风五
TUhjnbcbe - 2021/1/18 4:59:00
豆瓣评分94这部医疗纪录片终于出书了 http://www.guoyuz.com/xtxzfl/7131.html
亲子共读

优秀作品展播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初二(5)班蒋皓波推荐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多么耳熟能详的话语,多么朴质无华的教诲,通俗易懂,直抵人心。这样的文字来自《治家格言》,因极广流传,又被誉为《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与徐坊、杨无咎合称为"吴中三高士"。静观满纸朴拙的训诰,知道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是一种不受功名利禄左右的淡泊的心态,它能将一个人送到他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所言:"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为什么而出发呢?《治家格言》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谦和、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大家如果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一起来读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六(3)班顾晏合推荐语

家风对人生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深刻。周总理曾说“一个人的幼年所受的影响,往往在他的思想上、生活作风上长期存在”。周总理制定的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涵养了清正的作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家长是培育、养成良好家风的关键,为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我们当学习、传承周总理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五(1)班匡柯宜推荐语

勤劳、孝顺、善良、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家规,我们要继承前人遗志,做好传承并发扬光大!谨以此篇《家风家规记我心》与孩子共勉。我家虽不是名门望族,没有祖上传下来的家风家训,但家族祖辈言传身教,勤劳让我们不挨饿,不辍学,过上好日子!孝顺让我们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长辈是我们永远需要尊重和孝顺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善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坚信:人性本善!如果人人都抱有友善之心,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类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太仓市科教新城实验小学三(5)班景慕然推荐语

丁氏是夫椒的乡邑望族,其家箴流传至今,仍有强烈的借鉴意义。孝顺父母、结交良朋、温逊躬谦、谨言慎行、丰俭适中、睦邻友好、息争戒讼等等,依旧可以作为现代人的生活参考。特别是“训子孙”章节中,“凡生子女,莫令娇惰,教诲必严,义方是慕”、“童年不教,长大何补?”等都充分体现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家风家训的传承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丁氏家箴的亲子诵读和剖析理解,让我们家庭理解到了古人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引古证今、以往鉴来。

吴江区黎里小学五(5)班王奕淳推荐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之风。

妈妈常说:尊老爱幼是美德,在家在外都做到;常说谢谢和请你,礼貌待人人人夸;感恩之心要长存,父母长辈挂心头;诚信待人不会错,做人做事要真诚;交通规则要遵守,珍爱生命讲文明;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华美德要传承。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只有我们每个人都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家训,我们中华名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吴中中等专业学校17商务英语(五)雒霆钧

推荐语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家庭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家训”。

“不做亏心事,不怕*敲门。”就是我家的家训,也是外公留在我耳边的谆谆教诲。看似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的却是为人处世的大学问。孟子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家风、家训是常被挂在嘴边的话题。《三字经》里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俗语无人不知。范仲淹治家以严格闻名,其家族子弟无不是德才兼备,家族延绵余年不绝。可见,家训、家规是一种传承,可以影响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因此,在这个飞速迈进的时代,要想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风、家训仍然必不可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品展示丨传承好家训,颂扬好家风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