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
高温和潮湿是此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
由于天气炎热又有雨水,易滋生细菌
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
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
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另外,此时节的土壤
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
酸味食物
很多地方有大暑“尝新”的民俗,这一天可以给孩子吃竹笋、樱桃、麦仁、蚕豆等。
从大暑开始,人体肝气渐弱,心气增强,饮食结构上适当增加酸味食物,如番茄、草莓、葡萄、猕猴桃、乌梅等,能益肾助肝,生津养胃。
祛湿粥
大暑期间每天喝些热粥热汤,微微发汗,能避免空调寒气侵袭入里,有助于祛暑、祛湿、养心、健脾、开胃。
如绿豆粥、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等,都是不错的夏季粥品。
不洗冷水澡
夏天孩子爱出痱子,一些家长喜欢用洗冷水澡的方法给孩子去痱子,但其实这么做反而会使汗液排泄不畅,痱子变得更严重。
洗澡水应该略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洗完澡后,不能马上给孩子搽痱子粉,因为痱子粉会与汗液混合,堵塞毛孔,难以痊愈。
凉席常洗晒
有的孩子睡凉席后皮肤出现刺痒、疼痛,还会起小红疙瘩,这就是“凉席性皮炎”。
为防止凉席中的螨虫等多种致敏原伤害肌肤,尽量给孩子用旧凉席,经常擦洗,每周在阳光下晾晒一次。新凉席使用前,先用开水烫,再进行曝晒。
01
预防中暑
孩子体温调节功能和散热功能差,易发中暑。建议早上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内避免孩子外出活动。
多吃新鲜蔬果,注意补充水分,最好是喝开水或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02
预防空调病
夏天气温高,身体要散热,皮肤上的毛孔处于开泄状态。从炎热的室外直接进入冷气十足的空调房,喝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冷饮,久居空调房睡觉不盖被子等行为,都会使毛孔闭合,湿气趁虚而入,引起头晕、食欲不振、腹泻、乏力、发烧、着凉等。
预防“空调病”要做到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8摄氏度,每天定时通风换气,傍晚暑气消散时,适当到户外运动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在持续使用空调期间,也要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洁,避免滤网和管道内的尘螨随着空调风飘散在密闭空间中,被人体吸入引起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