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之为文言文。
理解题目意思
“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车胤,他自幼聪颖好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灯油,于是他在夏夜捕捉萤火虫照明,刻苦夜读,成为了一个有大学问的人。“囊”就是用口袋装,题目的意思是: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铁杵成针“的意思是: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故事主角是年少时的李白。
扫除障碍,读通课文
给生字注音,拼读两次,整体认读两次。认清字形,誊写生字三遍。理解字义,给生字组两个词。用斜竖线画出停顿节奏,认真读课文三遍,读准字音,体现节奏感。
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倦“是疲倦的意思,“勤”是勤劳的意思,“通”是通晓的意思。这种翻译古文的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就是在一个字的前面或后面加字,让它变成词语或者短语。这种方法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常用的方法。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车胤家境贫寒,经常得不到灯油,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色薄绢做成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晚接着白天不停地学习。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文:世人传说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妇人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棒。于是李白好奇地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主题归纳
《囊萤夜读》讲的是车胤小时候利用萤火虫勤奋苦读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读书,日后才会有所成就。
《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打算放弃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妇人用铁杵磨针,他深受触动,回去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了大文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