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楼下被劫持,楼上做手术误杀2最大的B
TUhjnbcbe - 2025/4/21 17:48:00

《误杀2》的主题很明显,强权引发不公,底层人物挣扎逃生。不少看完电影的观众,都难免跟《误杀1》做比较,而且指出全片最大的bug,楼下被劫持,楼上却能安稳做手术?

电影接近尾声时,林日朗拿手机拨通了疑似买家的电话,林日朗可是在一楼啊,寂静之中却听到了高层的手机铃声,这比起来器官捐赠中心处长的电脑竟然没密码,更为魔幻。

可是,这却恰恰是最点题的。

在主题如此明确的情况下,电影里已经给了很多的意象,比如萤火虫、猫和老鼠。

市长的儿子出车祸,急需心脏,于是强权合谋杀戮,抢走了属于小虫的心脏,以权谋权、以权制权,让本来是老鼠、萤火虫的普通人,被迫拿起枪。

公权私用的失控,诱发了这场误杀。

萤火虫是电影的题眼,为什么在灯光下不亮了?因为它的光太微弱,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被看到。

任何一个看完电影的观众,都很好理解这句话。

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相比于在黑暗中才能看到萤火虫这个论点,整部电影讲的更应该是在强光下,萤火虫依旧在发光,只不过大家看不到。

因为太微弱,被强光压制。

用犯罪谋取公平正义,用黑暗来对抗太阳,这是整部电影在讲的故事。

为了救儿子,林日朗用尽了各种办法,申请大病补贴、借高利贷、自己做心脏配型,结果却被逼到走投无路,用生命来揭开真相,引发民众愤怒。

属于小虫的心脏,医院以后,各方才行动去保证程序正义。这不恰恰暗合了所有为了自救而被迫犯罪的普通人吗?

这样的人还少吗?在很多社会新闻里,都有相似的影子。

这些人如蝼蚁老鼠,活着时没有任何体面,是任何一个权贵都可以喊打喊杀的对象。那些声张正义的人道貌岸然,活像主持森林正义的黑猫警长。

但是萨丁对警察局长说,你别忘了你是怎么坐到今天这个位子的。

“你们到底是猫,还是老鼠啊?”

这个本来应该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却变得混沌模糊。

本来应该保护人民的警察,为了权贵,爬到通风管道,如同老鼠一般,要狙杀一个普通的父亲。

像林日朗这种,一辈子认真工作本分做人,为了孩子可以做任何不体面的事情,如同老鼠一般苟活的普通人,却被逼成了猫。

猫和老鼠是警察的双重身份。

明明已经很点题了,却偏要在片尾安排楼下听到楼上的手机铃声,楼下在劫持,楼上却在风暴中安稳做手术,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bug。

而这个片段,恰恰是为了体现,不管底层如何一团乱,上层社会依旧井然有序不为所动。

就像《雪国列车》一样,不管后面的车厢已经如何开始反抗,只要没有突破到头等车厢里,那些所谓的上等人士,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

只有下等人突破防卫界限,事情闹大到无法收场的时候,诉求才会被正视。

那么聚焦到这部电影,就是隐形的资源掠夺。

医生这个角色也很重要,他是既得利益者,却也心存善念,但是被迫要与强权为伍。

相比于《误杀1》,《误杀2》聚焦到更为普遍的普通人困境,资源掠夺是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的事情,别的不说,无偿加班就算一个,只不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但是当心脏被设定为资源,在原有的公平规则已经建立,却因为强权者的掠夺而差点杀死一个孩子的时候,我想观众都会有一种体会。

全片最平平无奇但是却最有力量的一句话:

“为什么赢的总是你们?我们一辈子认认真真工作,本本份份做人,孩子病了,却被你们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这段话,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想的是什么,这部电影便是什么。

一群医生在手术台上围观一个孩子,太过阴冷阴鸷。

其实这部电影最大的讽刺在于,市长的儿子怎么可能和普通人一起排队等心脏,真正的不公可能是你压根都不知道有这颗心脏的存在。

这个电影从很多意义上都是让人深思的,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并没有陷入一味的指责当中,最终回到了一个更具希望和力量的结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楼下被劫持,楼上做手术误杀2最大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