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好书榜国庆特别推荐书目封面新闻
TUhjnbcbe - 2025/3/11 19:04:00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00:14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张谌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承办,四川广播电视台、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灾后重建基金会、成都博物馆协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阅读”,于9月24日宣布启动。活动包括线上“全民网上诵经典”、线下“落地诵读展演”两大版块。在线上部分,封面新闻APP开设特色栏目。面向社会发布“好书榜.国庆特别推荐书目”。开通全民诵读上传通道,组织专业诵读人员参与推荐书目诵读引领,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现将好书榜国庆特别推荐书目的详细内容,一并发布。这些作品从多个角度、多种方式,展现出在过去70年内在多个文化领域内取得的成就。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经典性。

在国庆节期间,翻看这些作品,无疑会让您的节日生活,增添很多精神的滋养。从而感到时光充实,收获满满!

1.《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陈锡喜

本书辑录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全书分为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等四个篇章,对其进行语境、语源分析,并阐述其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与社会反响。该书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可读性强的、“接地气”的读本。

2.《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

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3.《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刘开扬注释

书中收录了年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亲自圈阅选编的28位唐宋明朝诗人歌咏四川的诗词65首。第一部分收录“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共47首,其中包括李白《蜀道难》《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上三峡》《早发白帝城》等,杜甫的《剑门》《蜀相》等。第二部分收录《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共18首,其中有6首都是明代文学巨匠杨慎的作品(包括《宿金沙江》《武侯庙》等。而在整本书中,毛泽东主席圈选了14首杜甫咏四川的诗,是书中被圈点的所有诗人中最多的。

4.《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龙平平、黄亚洲、张强等

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发收视热潮,随后其编剧团队龙平平、黄亚洲、张强、魏人联合推出长篇人物传记《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该书由编剧以剧本作为基础改编而成。全面呈现了从毛主席逝世到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邓小平为中国发展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文字版”较之“影像版”不受篇幅限制,加入了更多细节描写,在人物刻画上更加生动立体,心理和情感描写更为细腻、详实,同时又保留了原影视作品的纪实性。

5.《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选

本书集结广大群众与祖国共同成长的故事,以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讲述履职敬业、追梦筑梦、奋斗圆梦的成长经历,从生活的点滴变化,透视社会的巨大变迁。这是群众对新中国70年来的集体记忆,也是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对新时代的礼赞。作者中不乏专业作家、记者,但更多的是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普通人,例如教师,基层普通公务员,大学和中学学生,也有工人、农民、商人等等。作品源于群众,源于普通群众最真实的生活与感受。

6.《红船》黄亚洲

作为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历程的大型文学作品,该书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依托,用透彻的领悟与妙笔塑造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百余位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写他们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和革命洪流中的思索与进取、沉浮与抉择,重点描写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事件的前因后果,脉络清晰而自然。

7.《回延安》贺敬之

这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大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氓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感情构成了诗的畅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8.《人,或所有的士兵》邓一光

这是以年香港保卫战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战俘的故事。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几个小时后,日军突袭香港。由多国部队组成的香港守军经过18天的抵抗,伤亡惨重,宣布投降。书中人物众多,史料扎实。有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人物;有历史事件,也有虚构的情节,细致?(至)每一日的天气变化,每一颗子弹的轨迹呈现,广及对国家、时局、战争、人类的思考,在作者精心剪裁和深情讲述下,这个虚构的故事具有了非虚构的真实和沉重,也拥有了黑暗中点点萤火的暖意。

9.《云中记》阿来

书中讲述了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个三百多人的藏族村落,伤亡一百余人,并且根据地质检测,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村里祭师总是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人,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顾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灵……阿来的《云中记》是一部神圣的生命颂歌,而不仅是悲天悯人之作。他用颂诗的方式来书写一个殒灭的故事,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当然,《云中记》也是一首《安魂曲》,寄托了作者对汶川地震死难者的深切缅怀。

10.《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

这是军旅作家李存葆创作一篇中篇小说,首发于《十月》年第6期。该作品通过对年云南前线一支尖刀连队战斗的曲折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将前方与后方、高层与基层、人民与军队、历史与现实有机地勾连起来。被导演谢晋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巨大。

11.《长征》王树增

年,美国《时代》周刊编辑的《人类年》一书,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为标准,评选了年来件世界大事。其中,中国的火药武器的发明、成吉思汗建立元帝国和红军长征得以入选。作家王树增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学者肯定不会从我们的党史与军史这个角度来看待长征,而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在他们眼中,长征是作为信念不朽的象征而入选。西方学者认为长征影响了人类精神文明进程,外国作家屡屡写长征是因为它为人类注入了新的精神活力。”由此,王树增经过6年苦心孤诣,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路线遗址,动用自己全部的文学才华和历史分析能力,写出了《长征》,用非虚构捕获大历史,“试图将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历史,从对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角度,还原给今天的中国读者,也还原给我自己。”

12.《平凡的世界》路遥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在书中,有关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与梦想,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平凡的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

13.《创业史》柳青

决心写出“表现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的柳青,在长安县皇甫村6年多的工作实践和生活体验后,最终写出史诗性作品《创业史》。书中梁生宝的形象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经历过童年苦难生活的梁生宝,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新生,正是这样翻身做主人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他把追求自己的幸福与为庄稼人谋幸福的目标统一起来,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影响着周围的人,成为立足于坚实大地、产生于群众之中的社会主义新人。

14.《贾大山小说精选集》贾大山

作为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全国文学界,一度与贾平凹齐名:说起写短篇小说的二贾,一是贾平凹,再就是贾大山。其作品《取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该精选集主要收录河北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等一批短篇佳作。《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书榜国庆特别推荐书目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