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暑至,萤火微明
TUhjnbcbe - 2025/3/4 18:57:00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3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在大暑的节气中气温最高,正所谓:“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知道

伏,由一人一犬组成,有隐匿潜藏之义。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两个时间段是一年当中寒暑的极致,时隔半个太阳年,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开始,中伏往往与大暑节气重合,成为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骄阳似火,动辄出汗,人们不敢外出,潜藏在家里躲避酷暑,因此,把一年当中的这段时间叫做伏。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进入“大暑”后,我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大暑期间,高湿高热的“桑拿天”将会成为天气的主角,我们要注意预防中暑哦~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一候腐草为萤

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夏夜

成片的萤火虫在身旁忽明忽暗

如同置身于漫天星海

大暑二候土润溽暑

溽,音辱,湿也

闷热的天气

土地仿佛也如饮饱了水般

湿润而有生机

大暑三候大雨时行

瓢泼大雨总是不期而至

雷雨中暑湿减弱

带来了丝丝清凉

也带来了秋的消息

大暑·经典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唐·元稹《大暑六月中》(节选)

大暑至萤火微明

浮瓜沉李枕书消夏

诗意地栖居在这样苦热的夏夜

别有一番浪漫在心尖儿

蔓延开去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宋·司马光《六月十八日夜大暑》(节选)

夏夜的愁绪如清风般

时隐时现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

时光总会在不经意间

偷偷溜走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宋·张耒《和晁应之大暑书事》(节选)

“畏暑尤便小阁虚”

宁静的夏天

独自望着天空中繁星点点

心里头有些许思念

等到凉爽的秋日

与友人再相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宋·黄庭坚《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白天的暑气仿佛都会在夜晚消散

邀三两好友在水阁吹风赏笛

想来是无比自在与惬意

笛音的美妙

如同水底蛟龙矫健宛转

泠泠音符化作习习晚风

让夏夜格外诗意美妙

今天是大暑,我要回家了

燕儿坐在桁梁上头讲话了

斜头赤脚的村家女

门前叫道卖莲蓬

青蛙闹在画堂西,闹在画堂东

今天不回家辜负了稻香风

——闻一多《大暑》(节选)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时光美好

想念家乡

也想念那熟悉的景色

视频来源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暑至,萤火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