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位华裔女孩的自白为什么以ldquo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a_4659346.html
来源丨外滩教育(IDBEducation)作者张凌锋推荐丨小多少年时(IDiaoduoui)“如果可以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你会不会按下这一按钮?”这是辩论类综艺节目《奇葩说》提出的辩题之一,也是横跨在所有父母心上的一个问题。你会定制孩子的人生么?虽然每对父母都有着各自的考量,但一项由中国青年报在年发起的社会调查,显然能给我们一些讯息。这项有关“父母对孩子生活干涉”的社会调查收获了份答案,参与者中,70后占29.7%,80后占41.1%,90后占6.5%,调查显示:76.5%的人表示身边过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很多,32.4%的人认为这类父母非常多,90.2%的人感觉父母干涉会给子女带来很大压力。调查还提问了父母最容易干涉孩子的哪些方面:(多选题)谈恋爱结婚,78.2%找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60.2%选择学校,59.3%选择专业,54.1%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42.5%培养下一代,37.7%等等......显然,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普遍存在,并且这种控制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控制已然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华裔女孩凯伦(Karen)就在脸书上,一个叫做#SubtleAsianTraits#的小组。倾诉了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活在高压控制之中,并且这一行为并未随着成年而有所缓减,甚至变本加厉。父母的控制欲让她变得没有主见、丧失了交友能力、并与社会脱节,连她的兄弟姐妹也深受影响。透过凯伦的故事(由于篇幅有限,外滩君做了删减),外滩君想与大家聊一聊,亲子关系中,家长存在的控制欲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与这种独特的“爱”和解。这个创建于年9月的小组汇集了诸多亚裔,他们在这里发帖,既谈论个人经历、分享生活故事,也求助或安慰他人华裔女孩的自白(注:自白部分为第一人称)大家好,我的亚裔同胞们。我是一名澳大利亚华裔,父母在他们那一辈移民至此。我觉得可能是移民背景的原因,让他们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十分严格(尤其对女孩子)。在我小的时候,父母不让我去朋友家玩耍,更不允许过夜。他们认为:女孩子在外人家里留宿,容易被人想“歪”。我只被允许与极个别女同学保持联系:一位是越南裔女同学,因为双方父母相识;一位是来自黎巴嫩的女同学,因为父母觉得她学习成绩很高。13岁的时候,父母的审查从线下延伸到了网络。他们会留意每一位与我接触的网友,翻查我的电子邮箱,一边浏览邮件记录一边有选择地进行删除,数百封邮件因此从我的邮箱中消失。15岁的时候,我妈妈在过马路时还要紧紧牵着我的手。从小到大,我一直恪守着父母的“门禁规则”:晚上9点前必须回家。每次出门,妈妈都会在门口与我道别,并强调:“你晚上9点必须回来,不然我就要报警了。”除此之外,出门前,我还要面对父母止不住的提问:你跟谁出去玩?你怎么过去?过来接你的人是谁?聚会接近晚上9点的时候,我妈就会展开“短信攻势”,爸爸也会给我发很多的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可以分成两类:一些是温和的,“我们要吃晚饭咯。”一些则是生气的,“你怎么还不回来!”可当时大家都在玩耍,所以我要第二天才会在电子邮箱中发现这些邮件。虽然麻烦不断,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给当时的我造成太大影响,直到那件事的发生。那是在我21岁的时候,因为要进行一份3个月的实习,我从父母所在的堪培拉搬到了悉尼,住在他们一位朋友的家里,以便父母能及时获知我的行程信息。在实习结束的那天,同事们举办了欢送派对,因此,那天晚上我并没有及时回到住所。父母的朋友见我迟迟未归,便给他们打了电话。我的父母开始一如既往的“狂轰乱炸”,他们不断地给我发短信:你在哪?你怎么还没回家?你现在应该在家,或者在回家的路上了!看到这些信息,我回复了我妈妈,告诉她我在与同事聚会。但妈妈不依不饶,尽管我说一切平安,她还是不停地给我打“我们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被人绑架了!”“我们怎么只是是不是绑匪发的这条短信!”“肯定有人绑架了你!”这是我生平以来,见过妈妈最生气的一次。她说到做到,挂完我的电话后,真的给警察局打了电话。当然,警察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告诉我的父母,他们的女儿已经21岁了,具备独自行动的权利。在了解到叫警察无用之后,我的父母更新了他们的手段。在我24岁的元旦,朋友们拉我去欢庆跨年到凌晨1点。这又一次触碰到了我父母的底线,他们开始给每一个和我出游的朋友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事实上,由于从小被严格管教,我并不是一个经常出门聚会的人,而仅有的几次出门都被父母这样不停地追踪,这让与朋友相处的我很尴尬。当然,我并不是家中唯一一位被影响的人。我还有两个哥哥与一个妹妹。作为长子,大哥承担了父母所有的期望:永远力争上游。在父母的“包办”与“鞭策”下,大哥成绩优异,入读名校,还获得了硕士学位。但这种“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在大哥就业时戛然而止。爸爸不停地帮忙找工作,但大哥不愿从事低薪水的工作。对此,我妈表示支持,“我儿子可是有硕士学位的人!”,妈妈甚至愿意大哥啃老,因为对她来说,大哥永远是一个孩子。大哥的现状就是:一位近30岁的男性,害怕被别人拒绝而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缺少与外界沟通所需的能力,只能每天躲在家中玩电子游戏。如果说被父母宠幸的大哥活得不幸的话,那与父母关系疏远、不受待见的二哥(28岁),或许幸运很多。由于读书的时候成绩差,二哥并未得到父母太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