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年诺贝尔奖揭晓。
今年的诺贝尔奖又又又又又又有一位日本科学家——AkiraYoshino(吉野彰)。
他和JohnB.Goodenough,M.StanleyWhittingham,因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上做出的卓越贡献,共同分享了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kiraYoshino(吉野彰)也是在21世纪第19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自年到年,日本平均一年一个诺贝尔奖狂飙的节奏。
从年汤川秀树捧回第一枚诺贝尔奖,迄今为止,日本一共获得27枚诺贝尔奖,排在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的第2位。
并且得奖的这27位,绝大多数是在日本本土接受教育的。
日本高校培育21世纪诺贝尔奖得主情况图
该图采用的计分方式为:获奖科学家在某大学读完本科课程,则给该大学计1分;同理,读完硕士或博士课程,读完硕士课程,也给该大学计1分。
日本的教育有什么样的魔力?
密集的教育场馆建设。
中国科普研究所曾做过一份关于日本科学教育的模式的研究调查。
在年,日本的科学馆数量已经多达间。
虽然我们国家的科学馆数量,在年已经上升家。但是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中国4%左右。
专业人员参与科普,前沿技术和大众分享。
在日本,科普书籍甚至教科书的编辑都有专业人员参与。
比如语文教科书,参与编辑的会有儿童文学作家、儿童发展科系的大学教授以及博物馆或自然科学类的专家、绘本插画家等等。
大学设立团体,定期向周边的儿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在日本未来科技博物馆,孩子可以自由浏览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家以及研究机构的观测数据。
近距离观察人形机器人,和它们进行交流,并且思考“人类究竟是什么?”这样科技感和哲学感十足的宏大话题。
站在模拟超级神冈探测器的装置前,像曾经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小柴昌俊和梶田隆章一样观察什么是粒子。
教育注重联系现实,培养孩子的童趣和好奇。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隅良典,分享过自己的探索经历:
“小时候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夏天喜欢在小河里捞鱼、捕萤火虫、采集昆虫,手持网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筑紫、野芹菜、木通、杨梅、野草莓,能够感受自然的四季变迁。”
最近一段时间很火爆的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记录了的日本幼儿园,孩子可以体验自己种植蔬菜、触摸小昆虫……
有些甚至专门养了马,把孩子在书上看到的动物直接搬到幼儿园里面来,平时可以给它们喂喂草,过生日可以骑着转一圈。
一切是那么自然而真实。
诚然,这样的教育建立在日本全社会几十年的大量投入之上。一时之间可能难以比拟。
可是否只有在完美的条件之下,我们才可以模仿?
并不一定。
举个例子一说到科普,很多人都会说身边没有科学馆、博物馆,没条件搞不了。
一群条件比我们可能还要差的印度人,却用“垃圾”弄了一个启蒙网站。
这不是创办人爱开玩笑,而是里面大部分确确实实都是货真价实的垃圾。
比如做一条栩栩如生的毛毛虫,用的是刷牙随手扔掉的牙膏盒。
孩子们最爱的魔力滚珠,不需要买,用矿泉水瓶切一个口。
让孩子探索颜色变化的秘密,用破纸皮加几块类似糖果纸的塑料片。
有些人可能会说上面的都太小儿科,和科学关系不大。
再给你们看看别的。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时候,自转轴与*道面成66.34度夹角。这是初中地理课上的知识点。
到底是怎么转呢?就像这样。
嗯,模型是用一根竹签、一块塑料片加喝水的杯子做的。
冷暖空气相遇会发生什么事?
废弃的胶片筒加色素和热水,扔到装冷水的杯子里。
暖空气(红色)肉眼可见哗哗地往上升。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怎么回事?
想要了解具体做法请戳:拥有科学思维的孩子未必看很多书,但一定爱做这些事
就是用这些简陋的工具,这个团队教出来的其中一名学生,参与了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因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展(ISEF),获得了第2名。
此后她又因为这次获奖被英国大学录取,甚至被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所以好的教育是怎么发生的?
脱离不了外在的硬件环境的推动,但是往往是从思想和态度转变开始。
如果发现现实不完美,那就做些什么去试着改变它。
就像ToysfromTrash这个项目的创始人ArvindGuputa,在谈话说到创办的初衷:
科学启蒙应该是任何阶层的孩子都能负担得起的……
一份报纸或者杂志,我们能切割成小方块,让孩子做许许多多几何形状,变成一个几何实验室。
通过一些折叠,他们可以制作出拍翅膀的小鸟、蹦蹦跳跳的青蛙……
这些就是几何实验,无需过多言辞。
当我们再看看不同模式的教育,希望不再只是空留羡慕和感慨。
而是发现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