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癜疯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11.html夏天除了会出现蚊子这种令人讨厌的昆虫以外,还会出现一种会发光的虫子;萤火虫。还记得小编小时候经常在夏天的夜晚去抓萤火虫,然后抓很多萤火虫包在一个塑料袋里,还可以当灯泡照明看书,十分有趣,今天小编给大家要说的就是关于萤火虫的故事,那么大家有没有听过“腐草化萤”的故事?
其实关于腐草化萤的说法十分久远,我们先来可是你看《淮南手时训解》,“季夏之月,腐草为蚈”。蚈,有人以为是误写了,以为是这个“萤”字。在《搜神记》卷十二亦云中:“心智在焉,此自无知化为有知,而气易也。鹤之为麞也,蛬之为虾也,不失其血气,而形性变也。”按照这种理解,世间万物皆可互为转化,动物之间的互化为“有知化有知”,本质未变,只变化其形态;植物化为动物属于“无知化为有知”,连最本质的气也要发生变化。前述气有清浊之分,但在这里,清、浊之气显然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知化为有知”即浊气向清气的转化。宋代理学家朱熹对“腐草为萤”有另外的解释:“黎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也。”他运用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认为腐草之类处于幽深之处,不见日光,久之反而会变成能闪闪发光的萤火虫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萤分为三种,除腐草所化,还有茅根、竹根亦可化萤:萤有三种:一种小而宵飞,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吕氏《月令》所谓“腐草化为萤”者是也。一种长如蛆蠋,尾后有光,无翼不飞,乃竹根所化也。一名蠲,俗名萤蛆,《明堂月令》所谓“腐草化头蠲”者是也。茅有多种,李时珍此处是指白茅。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介绍:“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苦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本经》所用茅根是也。其根干之,夜视有光,故腐则变为萤火。”李时珍认为除茅根、竹根这些内部条件外,还需要一个外部因素,即“湿热之气”。他说:“茅、竹之根,夜视有光,复感湿热之气,遂变化成形耳。”就是说,离明之板加湿热之气,就可以完成“无知”向“有知”的转化,“幽类”向“明类”的转化。此种情况大约仅限于化萤。
尽管说者皆谓亲眼目睹,然事实应该是,“无知”是根本不可能化为“有知”的。上述记载谬误之产生,既在于有唯心的哲学思想作基础,更主要的则在于对自然界观察的失误。“腐草为萤”说的产生,是因为古人总是看到萤火虫出人于腐草枯根之间,其实那儿不过是它们生儿育女的“温床”或“居室”罢了。萤的成虫每年六月间产卵于腐草枯叶或植物的根部,因为那里土质疏软,较阴湿,不久便能孵化出幼虫,以老熟幼虫越冬。来年春暖花开时出来活动,五月间化蛹,约半个月左右又羽化为成虫。如此周而复始。萤所以喜爱在腐草中产卵与活动,是因为那里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符合它的生活习性。李时珍所谈到的“湿热之气”,只是萤对外部生活环境的要求。古人的错误是将外因看成内因,把表象当成了本质。
有可能大家不知道,全世界萤火虫有二千多种,夏季在河边,池边,农田出现,活动范围一般不会离开净水源,到了夏天,你们要是晚上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哪里有萤火虫,那附近一定有水源。腐草为萤的主要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古时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所以腐草为萤其实是一种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