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斋期第三周:第11日(01/03/)经文:哥林多前书四14-21节这段经文和前段相比显然有很大的差别。前段,8至13节,保罗所用的语气稍带讽刺有很强烈的指责之意。然而今天的这段经文,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含有积极、鼓励和浓厚的劝勉之用意。首先。在14至16节保罗说明自己与哥林多信徒的关系犹如父子;作为好父亲,总是希望所爱的儿子能效法自己。保罗是第一个把福音传给他们的使徒。“父亲”表达了生命上的延续关系而“师傅”虽含有充当监护安全、生活的角色并提供知识上的指导,却没有父亲那么亲切。父亲的角色是别人不能取代的。接着,在16至17节,保罗刻意委派他看为像自己信仰上的儿子提摩太到哥林多教会去帮助、提醒他们。值得留意的是,保罗在这里特别强调提摩太是他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忠心”,保罗在四章一节已提到是神对侍奉者最基本的要求。“儿子”则说明保罗与提摩太之间亲密的关系。到了这封信的结尾,他再次提醒哥林多教会要善待提摩太(十六10),可见保罗非常看重他一心所栽培的后起之秀。他们曾同工,一起在哥林多传福音建立教会,许多信徒对提摩太称赞有加(参徒十六2十八5;林后一19)。因此保罗差派提摩太去是最适合的人选,帮助解决分裂的问题。在最后一段,18至21节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哥林多教会中,有人喜欢扭曲事实,乱讲话。有人传话说,使徒保罗差遣提摩太去哥林多,原因是他本身害怕见他们。这些散播谣言的人也是造成教会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保罗期望亲自走一趟,告诉他们说重要的不是在于言语,而是实际的生活见证就是信主后有新生的样式。这是使徒保罗时常强调的信仰态度(参罗十二1-2;林后五17;加六15)。作为总结,使徒保罗在21节以问题的方式给哥林多教会信徒两个选择:他们希望保罗用严厉管教的方式带着鞭子去责罚他们还是期望保罗带着呵护的爱去看望他们。默想反思1.我是否有像使徒保罗哪种慈父的心怀来对待教会中的晚辈?2.我如何看待在教会中服侍的传道人?3.我如何面对别人对我的评语?祷告亲爱的阿爸父上帝,求祢赐我正确、成熟的态度来看待别人的评语。更求天父赐给我有慈父的心怀来关心、培育教会中的晚辈。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