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至悲
这确实是悲剧。动画片中我见过的最悲的,没有童话故事般的美好。吉卜力的作品我看的不多,但我相信以“残缺美”收尾的电影最具真实性,也就是至悲至感。
“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我死了。”冰冷的沉重开场白我确实是被搞懵了,于是乎随着倒叙进行后面的故事的轮廓开始明晰起来,明暗双线牵拉。我此前一天看过《岁月的童话》发现它们,包括《千与千寻》都没有明确的正派、反派,每个角色都是真正普通的人,没有血统和头衔,有血有肉的。
电影前半个小时一直在讲述战火的迫害与亲人离散。——战争确实是悲剧,但笔锋一转,开心与童趣在小节与清太的笑声中弥漫于荧屏上,战火的氛围看似淡化,却衬之又衬。但清太——这是个坚强的孩子,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妹妹,顶着丧母的压力,寄居于婶婶家,后来不满的歧视——也为了尊严自立生活,于是矛盾出现了——战火使粮食短缺,离开婶婶家的兄妹俩住在水泥棚下,饥饿成为了最大的敌人。在丧父丧母的双重打击下,一分钟后,妹妹小节——清太这个孩子唯一的支柱,也再没有醒来,守灵一天后,清太带好妹妹的骨灰在几天后的街头被活活饿死。
妹妹小节无疑是天真可爱的象征代表,但——当你看到她因饥饿把泥丸当炸球吃,因营养不良而浑身长痘,因馋嘴把弹珠当糖果吃时,你会心疼,强烈的心疼——我从未看电影(包括看书)这么心疼过,它让你听到笑声,却一百个不好受,被情节牵动心弦。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那么没有什么可以美好过一个小孩子的心,也没有什么残忍过饥饿与战争,至悲如此。
(昭和二十年即,9月21日清太死去,8月15日,日本投降)
看完的第二天(今天),心情一直很低落,完全不像《岁月的童话》般的恬静,真心高兴不起来,好像我看到了那个戴着头巾围着肚兜的小女孩,还有她身边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