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此时正值仲夏,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古人视「暑」即为「热」,一般农历6月初小暑先一步到来,大暑紧随其后,之后天气便达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且此时湿气也是一年中最重的时节。
大暑·三候
《历书》云:「大暑,斯时天气甚热于小暑,故名大暑。」大暑的热与小暑相比,更显得蒸郁,人的心情也容易郁郁不舒。就等着大雨时行,才有难得的清凉。
一候 腐草为萤
萤卵产在腐物败草之上,幼虫孵化后,就靠食取这些腐殖物作营养而成长。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所以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 土润溽暑
「溽」是指土之气润蒸郁而成的湿,「暑」就是热的意思。
三候 大雨时行
前一候蒸腾的水汽降下来了,时常有大雨,天气变凉。
大暑·祛湿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阳气达到鼎盛,天地之气将由阳转阴。此节气高温闷热,且多有暑雨湿气,易耗津伤阳。此时湿气、暑气都会从汗液、小便排出,祛湿气就是消暑气。
脾经上的「祛湿方」
暑多挟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脾主运湿,所以祛湿的关键在于健脾。这是一招不吃药而健脾祛湿的方法:
用手指从三阴交穴处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推过程中去找最痛的点,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经就通畅了。每天坚持做不仅健脾利湿,还能减肥美容。
后背撞墙通膀胱
现在天气又湿又热,人体也易如此,常常会出现水液排泄不畅,过多的热量排除不去。而背部撞墙法可以疏通膀胱经,经络疏通,体内的淤堵、燥气、湿热就可以排出了。
双足与肩同宽,背靠墙壁站立,约相隔10-20厘米,全身放松,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撞击下背部时,上身适当前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进行撞击。
撞击时意念贯注背部,使意气集中于腰、肩、背之间,每次撞击次左右,最好能长期坚持。
健脾胃,从根本祛湿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因此脾虚湿困时,应健脾去湿,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
大暑·养心
中医以为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内经》讲:“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
睡觉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大笑放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